從AI熱潮到股票騰飛:2025年優先留意哪類股?
在香港這座高度金融化、充滿機遇的國際城市,每逢年末展望來年經濟與投資走勢,總是投資者最熱衷的話題。尤其當全球迎來科技革命、宏觀經濟動盪和政局變遷之時,資金往往會急速流入或流出不同板塊,令市場劇烈反覆。於是,如何及早洞悉哪一些企業和新興領域有望在2025年持續高歌猛進,就
成為了不少香港投資者的重大課題。近年來,人工智能(AI)話題持續升溫,關於載人火箭、無人駕駛、雲端計算以至機器自動化,一切都在推動時代翻天覆地的變化。針對此,許多投行和顧問公司紛紛發表最新預測,提出來年「值得留意的科網股清單」(Analyst unveils top tech stocks to buy for 2025),讓投資者嚐試捕捉未來一年可能的高速增長機會。
然而,單憑一兩家機構的報告並不足以全面反映泛科技股的真正潛力。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本地投資人最關心的不外乎宏觀經濟環境、利率走勢、政策動向,以及各產業的科技升級進程能否締造實質的業績成長。因此,若想在行情驚濤駭浪之間抓穩方向,不僅要熟讀投行報告,更要綜合各方資訊,才有望在機遇湧現之時果斷進場,把握前所未見的投資良機——或許當中就暗藏了「獨角獸」級企業。有鑑於此,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出發,綜合各分析師對2025年科技市場的預測,並深入探討背後的重要動能與潛藏風險,讓你在制定投資策略時更有信心。
第一章:2024年回顧與2025年展望—風口上的AI持續強勁
1.1 2024年的AI狂潮
2024年被市場冠以「AI元年」的稱號實不為過。從大型科技巨頭到初創公司,紛紛投入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相關的開發與併購。引擎如ChatGPT、Gemini (前稱 Bard)以及其他各式語言模型橫空出世,帶動演算法、硬件晶片、雲端平台等全面升級。面對這股技術海嘯,出貨量和雲端需求同步攀升,例如處理高階AI運算的伺服器、晶片和半導體行業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供需轉強。同時,相關軟件公司透過開發生成式AI功能或整合AI技術到現有平台上,形成新的價值閉環。根據某些投資機構的統計,AI相關股價表現遠優於其他行業,足見市場對此領域的樂觀預期。
1.2 2025年AI新趨勢:執行代理(Agenic AI)
進入2025年後,有分析師認為AI將進一步升級,從「協助人類決策」轉變成「自動執行」技術,業內稱為「Agenic AI」。此概念代表AI不僅只能閱讀數據,還能針對特定任務或指令進行自動化操作,減少人為干預。這將對企業與消費者帶來重大衝擊:
· 企業層面:營運效率大幅提升。AI可自行處理瑣碎事務,如文書校對、數據整理分析、簡單客服等,有助節省人力成本及降低出錯風險。
· 消費者層面:透過類似「AI管家」的系統實現自動化管理,從理財顧問到網購比價,每個環節都可能交由AI處理。
例如,Deloitte曾指出,隨著AI應用愈趨普及,對雲端計算、通訊網絡以及高階裝置的需求都會水漲船高。此外,若能順利解決運算效率與碳排放等問題,AI技術在未來5至10年或將成為企業核心競争力之一。
1.3 AI之外的科技新看點
儘管AI是現時焦點,但投資者不應只盯住AI。2025年仍有多個新興領域值得關注,包括:
· 混合雲與多雲解決方案:企業搶著升級IT架構,針對海量數據需求及實時運算應用,混合雲與多雲管理正成為趨勢。
· 隱私計算與網絡安全:隨着數碼資產與元宇宙應用快速拓展,數據安全需求必然上升,預計相關企業將獲得長期關注。
· 5G邁向6G的基礎建設:電信設備及頻譜升級將牽動巨大資金流動,並拉動通信半導體、零組件供應鏈發展。
綜合來看,AI仍是市場主力,但不等於其他領域失色。某些與AI相輔相成的產業,如高速網絡、雲端存儲、先進製造等,依然可以享受整體發展紅利,是香港投資者在2025年佈局時可靈活考慮的方向。
第二章:全球政經脈動下的科技投資契機
2.1 美國大選迴響:市場憧憬和顧慮並存
2024年底的美國總統選舉出現戲劇性結果: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勝出並將於2025年再度入主白宮。由於其過往主張包括減稅、鬆綁金融監管,以及優先化本土能源產業等等,不少華爾街人士預計部分傳統產業和金融機構可望因此獲益。然而,其對綠能和減碳計劃較為冷淡,也使得部分新能源股的前景受到壓力。
儘管如此,大多數分析報告都指出,AI已是全球企業競爭的戰略高地,美國政府無論執政黨色彩如何,都很難逆轉這股趨勢。再者,美國擁有最強大的矽谷創新培育能力和龐大的資本市場,故而科技股整體走勢仍被看好。市場普遍認為,到2025年底,標普500指數很可能衝上6,500點或以上,甚至有人估計可突破7,000點。
2.2 貿易戰與供應鏈調整
近幾年來,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與科技競賽連續升溫。香港作為中外企業的橋樑,也難免在跌宕中受到衝擊。雖然美國政府時有針對中企實施制裁或出口管制,但中國製造業仍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基石。對香港投資者而言,需要密切注意下列趨勢:
· 供應鏈本地化:為避免依賴單一市場,跨國企業愈來愈重視「中國+東南亞」或「中國+海外」多元化佈局。
· 新興市場發展:東南亞國家地區如越南、泰國、印尼等地,在接收產能轉移後,可能孕育一些新的製造業與科技業佼佼者。
· 地緣政治風險:政策變動或制裁消息會引發供應鏈重新洗牌,倘若企業能在這過程中及時調整策略,或許能變動中尋找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若環球利率在2025年持續下行,市場流動性充裕,結合政治變動等因素,不排除會引發各類資本在亞洲市場的重新配置。對香港投資人而言,此時審視各大科技企業的客戶分佈及營運穩定度,相當重要。
2.3 經濟復甦與通脹走勢
雖然近年通脹居高不下,但2024年下半年開始,美國與歐洲通脹水平已有放緩跡象,令聯儲局得以先暫停加息步伐,並於年底和2025年初陸續下調利率。這不單減輕企業融資負擔,也刺激了股市反彈。另一方面,若疫情和供應鏈紊亂已在過去數年中逐步得到緩解,市場供需情況應該更具可預測性。
在未來一年,通脹雖仍可能有限地反覆,但大方向可望維持在溫和區間,為股市提供一定支撐。尤其是某些高技術含量產業,因具有提價能力或領先地位,能有較強的抗通脹能力,更加有望在市況不明朗的情況下保持增長動能。
第三章:投行推薦2025年值得關注的科網巨頭與新星
以下盤點多家投行與分析機構對2025年值得關注的科網股名單,多數結合了企業的財務表現、研發投入、技術領先度及市場潛力,讓投資者可作參考。正如一項報告所言(An investment firm’s analysts compile a list of their top tech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ming year),我們在此彙整後綜合呈現:
3.1 Broadcom(博通)
這家半導體及軟件巨頭在近年來多次進行重要併購,最矚目的便是對虛擬化軟件龍頭VMware的收購。有投行估計,通過漲價、捆綁銷售以及訂閱化改造,VMware的收入增長或超出原先市場預期,令Broadcom本身的營收組合更趨多元。再者,AI市場強勁需求下,高度專業化的晶片及網絡解決方案可以成為Broadcom的護城河。故此有分析師看好,2025年Broadcom或繼續維持良好盈利增長勢頭。
3.2 Workday
作為財務及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的領先提供商,Workday在美國企業級市場的份額持續擴張。分析師指出,隨著2025年美國經濟和企業IT支出復甦,Workday在SaaS模式下的訂閱業務有望大幅增長。該公司亦加速投入AI研發,包括自動化財務報表、員工績效評核等應用。若能在企業端形成更高黏性,Workday的長期發展或更可圈可點。
3.3 Cloudflare
專注於內容傳遞網絡(CDN)及網絡安全的Cloudflare,一直處於快速增長軌道。隨著5G及IoT應用漸趨普及,對低延遲與高安全性的需求更形重要,而Cloudflare在該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同時,AI時代為網絡安全帶來新的隱患,令相關防護方案需求急增,Cloudflare亦可望受益。分析機構William Blair將其視為「AI時代必備的關鍵基礎設施」,對其2025年的收入增長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3.4 monday.com
monday.com主打協作管理及流程自動化,近年在海外各地中小企業尤其受歡迎。2025年,若生成式AI日益成熟、SaaS市場不斷擴張,那麼整合多種雲端應用與工作流程的平台型服務勢必炙手可熱。monday.com強調其「一站式」工作管理,具備可自訂儀表板與整合第三方插件的能力,對降低企業內部協作門檻十分有利。多家報告顯示,該公司在高速成長之餘,亦努力提升盈利能力。若其取得大型企業客戶更多青睞,預計市佔率將繼續上揚。
3.5 Eli Lilly(禮來製藥)
雖然這家公司不屬於傳統的「科技」股票,但由於生物製藥行業高度依賴研發與技術突破,禮來可視為醫藥與科技結合的典範。該公司針對糖尿病與減重的新藥市場獲得突破式發展,受惠於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以及GLP-1受體激動劑技術的發展,禮來的Mounjaro與Zepbound銷售一路走高。倘若公司後續能加大產能,並透過臨床試驗證實新療效,該股未來或可持續攀升。
3.6 ServiceNow
長年深耕企業級流程自動化平臺的ServiceNow,具備超過10年的營收連續增長紀錄。隨著企業客戶陸續邁向數碼轉型、引入Agenic AI應用,ServiceNow的Now平臺可以提供流程自動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從IT維運到人力資源再到客戶服務,大型企業若想利用AI優化內部運作,往往需要一整套一站式工具。ServiceNow的訂閱模式相對穩健,加上在AI功能上的大力投入,事實上已在2024年下半年帶動其股價迭創新高。有分析師預計,到2025年有望進一步加速成長。
3.7 Shopify
電商軟件龍頭Shopify這幾年成長快速,其所提供的平臺幫助個人和企業在網上建立店舖並處理支付、物流、行銷等。雖然全球經濟放緩一度令電商消費減速,但Shopify近年積極佈局跨境物流、稅務處理及AI客服等功能,抱持著形成「一條龍」式解決方案的目標。若2025年消費信心逐步回溫,加上跨境網購需求再次升溫,Shopify有機會進一步擴張市佔率。投資者可留意該公司在虛擬實境購物及社交電商方面的研發進程。
第四章:7大「成長股」的延伸與風險評估
綜合上述名單,我們再進一步延伸「7大成長股」的投資考慮,包括Eli Lilly、ServiceNow、Shopify、MercadoLibre、Monolithic Power Systems、Shift4 Payments和Corcept Therapeutics。這些企業在2025年的前景各有亮點,也分別面臨不同挑戰:
1. Eli Lilly:增長點來自糖尿病與減重領域,若能解決供應瓶頸並取得更多臨床證據,其股價可望繼續創高。但亦需留意競爭對手是否推出更高效藥物,以及政府在藥品定價方面的潛在干預。
2. ServiceNow:企業流程管理市場大得驚人,如能穩步提升客戶粘性與跨部門整合功能,再加上AI在自動化領域的應用,ServiceNow的營收或可長期高增長。不過,競爭對手同樣虎視眈眈,訂閱客戶更新率是一大關鍵指標。
3. Shopify:電商龍頭地位穩固,5年內營收增長可望繼續保持亮麗。若全球通脹回落,消費市場重拾動能,或對Shopify形成助力。然而,須注意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巨頭在不同區域的衝擊,也需防範整合物流與稅務法規所導致的成本上升。
4. MercadoLibre:被譽為「南美的亞馬遜」,強勢深耕電商與線上支付。隨著拉美經濟持續整合,MercadoLibre仍具備進一步擴張潛力。板塊風險則來自地區性貨幣波動與政治局勢,投資者也要關注該公司在衍生服務上的盈利效率。
5.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專精電源管理晶片,受惠於AI伺服器、電動車及5G/6G基建需求攀升。雖然近期傳出部分訂單異動疑慮,但若技術實力過硬,或能在高速成長的應用市場持續佔有一席之地。股價波動相對較大,需搭配止損或長線佈局策略。
6. Shift4 Payments:以整合支付解決方案見長,著力於增值服務與跨境佈局,並透過併購策略擴張客戶基礎。若2025年消費市場重拾活力,線上線下支付需求同步增長,Shift4可望維持高增長軌道。長遠風險在於支付行業競爭激烈,以及全球金融監管環境不確定性。
7. Corcept Therapeutics:專注於糖皮質激素受體調節的醫藥研發,主要業務來自治療庫欣氏症的藥物。第三期臨床試驗若進展順利,或許能帶動營收進一步上揚。但同時須留意專利保護及其他競品動向,醫藥股往往受政策與臨床試驗結果牽動甚深。
第五章:香港投資者如何把握2025年的市場機遇
5.1 認清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
科技股向來波動性較高,如新藥研發失利或AI技術轉向,都有可能在短期內拖累股價。香港投資者需先明瞭自身的資金配置與風險承受度,再決定配置比例及進場時機。同時,要考慮換匯風險(特別是美股投資)、美國稅制,以及個別企業的財務健康度。
5.2 留意盈餘增長與估值匹配度
儘管成長股的PE倍數通常都比較高,但若企業能維持30%-40%的營收增長率,市場所給予的估值溢價也有其合理性。然而,一旦增長低於市場預期,股價調整幅度往往顯著。投資者需定期關注企業財報、每股盈餘(EPS)及前瞻指引,以評估成長故事是否仍然成立。
5.3 訂立檢驗指標與停利策略
面對快速變動的科技板塊,除了短線買賣,亦可考慮中長線持有策略並搭配停利或停損設計。若企業在財報中顯示主要業務健康,AI或其他技術研發持續進展,則有機會繼續持守;反之,如果管理層釋放消極信號,那麼即使前景看似光明,也應衡量是否先行減持,迴避「故事破滅」的風險。
5.4 透過ETF或基金分散風險
對於想參與科技盛宴但又擔憂個股風險,香港投資者可考慮以ETF、共同基金或投資組合形式間接佈局。一些追蹤全球科技指數或特定主題(如AI、醫藥創新)的ETF也深受追捧,不失為一種較穩妥的參與方式。
第六章:2025年市場行情綜述及後市展望
6.1 各大機構對股市走勢的預期
多家金融機構看好2025年標普500進一步上行,不同樂觀情境預測或衝至6,500至7,000點之間。道瓊斯指數也可能挑戰49,000至50,000點區間。AI相關概念股料將持續主導市場走向,尤其在企業投資與消費行為對AI技術接受度日漸提高的帶動下,整體板塊有望再度擴容。今年投資者或許已經看慣了AI帶來的「過熱現象」,但從長遠來看,真正有科研能力、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公司才是最後的贏家。
6.2 行業分化與資金輪動
儘管科技股整體受捧,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一些傳統板塊在政治與政策的推動下逆勢上揚。金融、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板塊有可能在特朗普時代再次受到政策眷顧。值得一提的是,數碼化與去碳化仍是大勢所趨,企業紛紛加強投資以減少碳排放,或在營運中廣泛應用數碼技術。最終勝出的往往是能兼顧新舊產業整合的公司,亦即傳統企業積極導入AI、雲端或其他技術,或純科技企業提供關鍵硬件或軟件方案給傳統行業。
6.3 值得注意的風險因素
1. 地缘政治衝突:若大國之間的衝突再度升溫或 Oceania、歐洲爆發新一輪區域緊張局勢,將造成環球資本市場動盪不安。
2. 疫情再起或重大災害:儘管全球已逐步走出疫情陰影,但仍不能排除新病毒變種或其他公共衛生事件對供應鏈和市場心理的衝擊。
3. 科技監管:AI的迅猛發展引發政府與社會關注,一旦監管加強或課以新稅,亦可能影響該領域公司利潤空間。
4. 貨幣與利率走勢:若通脹再度抬頭或聯儲局調整政策步伐,利率上升會令科技股的融資成本擴大,對估值不利。
6.4 心態與策略
市場永遠充滿不確定性,但這也正是投資回報的來源。香港投資者若能維持冷靜、做好基本面研究,避免盲目跟風,2025年依然存在一系列可觀的投資機遇。不論是AI、半導體、雲服務還是生物醫藥,把握核心技術與產品需求趨勢,並嚴守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才是立足長遠的關鍵。
第七章:結論—在時代巨變中尋找未來黃金股
就如同一句老歌唱道:「Que Sera, Sera」,未來並非人力可完全預測,市場充滿變數,亦有無限潛能。回顧1956年電影《擒凶記》中Doris Day演唱這首曲子的年代,科技尚處於萌芽階段,但如今世界已然天翻地覆。從IBM在1956年推出第一台帶硬碟的電腦,到2025年AI全面滲透生活,我們見證了人類如何利用技術成就一個又一個奇蹟。對香港投資者來說,懂得將長期視角與短期市場波動結合,並善用各樣金融工具與資訊,才能在下一波科技新浪潮中拔得頭籌。
投資絕非一蹴而就,需要時間及耐性。當我們把目光投向2025年,不僅要理解AI、混合雲、遠端工作等新技術形塑出的改變,也要認清政經結構與消費心態此消彼長的現實。無論你是專注美股、港股,抑或想在海外市場分散佈局,都可在潮來潮往的經濟浪潮中,透過嚴謹的研究與判斷,為自己的資產創造更好回報。或許這就是廣為人知的一句話所說:「你無法改變風的方向,但可以調整風帆。」2025年就在眼前,願投資路上多豐收、少荊棘,大家一起迎接新的輝煌時代。
快錢話咁易!iLend幫你即日批核,無需抵押擔保,彈性還款期限。立即網上申請,輕鬆解決你的資金需求。
最新文章
網上財務公司
還款期最短為3個月及最長為72個月。
實際年利率最高為48%。
簡述貸款有關費用如下以作參考:
貸款額:HK$10,000
6個月之分期貸款,每月還款額為HK$1,815
利率:月息2.5%
實際年利率:30%
總還款額:HK$1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