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建立緊急備用金?5大秘訣由零開始


想建立緊急備用金卻不知從何開始?五大秘訣助你踏出第一步

「明天與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這句話雖然聽來老套,卻是殘酷的現實。在香港這個生活成本高昂、競爭激烈的城市,一場突如其來的失業、一次意料之外的急病,甚至只是家中大型電器突然「打柴」,都可能瞬間讓我們的財務狀況亮起紅燈。這時候,一筆「緊急備用金」就如同漆黑海上的燈塔,能指引我們渡過難關,不至於手足無措,甚至跌入高息「借錢」的無底洞。

很多人都明白緊急備用金的重要性,但往往覺得「知易行難」。腦海中可能有無數個問號:「究竟要儲幾多先夠?」、「啲錢擺喺邊最穩陣又方便提取?」、「每個月糧尾都『乾塘』,邊有錢儲?」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擾,別擔心,你並不孤單。這篇文章將為你拆解建立緊急備用金的五大秘訣,助你由零開始,一步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財務「防火牆」,告別「手停口停」的焦慮感。

iLend, iLend財務, 緊急備用金, 借錢, 業主貸款, 貨款, 財務公司, 私人貸款, 網上貸款, 網貸, 財務, 信貸, 貸款app, 貸款公司, 借錢app, 網貸平台

秘訣一:釐清「點解要儲」—— 賦予緊急備用金神聖使命

在踏上儲蓄之路前,最重要係搞清楚「點解」。如果目的模糊,就好容易半途而廢。緊急備用金,並非你用來買最新iPhone、去旅行歎世界的資金,亦唔係用嚟「撈底」博反彈的投機本錢。它的神聖使命,是在你人生遭遇突發「風暴」時,提供最堅實的後盾。

· 應對突發狀況,避免債台高築:

想像一下,如果你不幸被「炒魷魚」,收入即時歸零,但租金、水電煤、伙食費等「跑唔甩」的開支依然存在。若無儲備,你可能被迫碌爆信用卡,甚至向「財務公司」申請高息「P Loan」或「私人貸款」,利疊利之下,債務雪球越滾越大,最終可能需要考慮「結餘轉戶」來整合債務,但治標不治本。緊急備用金能讓你「有得揀」,毋須為五斗米折腰,倉促接受不合適的工作,或承受沉重的「貸款」壓力。

· 穩住陣腳,減輕精神壓力:

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財務壓力足以摧毀個人甚至家庭。知道自己有一筆錢可以應急,能大大減低面對未知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這筆錢能確保在意外發生時,你的基本生活質素不至於斷崖式下跌,讓你有多餘的心力去處理眼前困境。

· 守護長遠大計,免受短期衝擊:

不少人都有長遠的理財大計,例如儲首期「上車」、子女教育基金、退休儲備等。如果在毫無準備下面對突發開支,你可能被迫提早沽售股票基金,甚至動用退休金,打亂全盤計劃。緊急備用金就像一道「結界」,保護你的長遠目標不受短期意外波及。

· 何謂「緊急」?

「緊急」狀況通常指:

1. 失業或收入大減: 需要資金過渡,直至找到新工作。

2. 突發醫療開支: 自己或家人意外受傷、急病,而保險未能完全覆蓋或需時處理。

3. 家居緊急維修: 如爆水喉、冷氣機壞掉、屋頂漏水等影響基本生活的維修。

4. 其他不可預料的重大事故: 如親友急需援助、官非等。

相反,計劃性的消費(如旅行、換手機)或「想要」而非「必要」的開支,則不應動用這筆「救命錢」。深刻理解它的重要性,才能督促自己持之以恆。

 

秘訣二:計清條數—— 我的「救生圈」要幾大先夠?

清楚「點解」之後,就要計下「儲幾多」。一個清晰的目標,能讓你更有方向。

· 黃金定律:3至6個月「基本生活必要開支」

理財專家普遍建議,緊急備用金的理想數額,應至少足以應付你3至6個月的「基本生活必要開支」。

· 「基本生活必要開支」包括乜?

這指的是維持你基本生存及履行責任的開銷,例如:

o 住屋相關: 租金或按揭供款、管理費、差餉地租、水電煤費、上網費。

o 飲食交通: 基本伙食費、來往工作或處理要務的交通費。

o 保險費用: 醫療保險、意外保險等基本保障的保費(攤分每月計)。

o 其他必要支出: 電話費、子女學費(如有)、贍養費(如有)、寵物基本開支等。

o 注意: 不包括娛樂消費、旅行、「買嘢獎勵自己」的非必要購物、高昂的興趣班費用等彈性支出。

· 點樣計?

最實際的方法,就是「的起心肝」記帳!如果你未有習慣,而家就係開始嘅好時機。翻查過去2-3個月的銀行月結單、信用卡帳單、各種繳費單,將上述「必要開支」逐項加總,然後除以月份數,得出平均「每月基本生活必要開支」。

o 最低目標: 每月基本生活必要開支 x 3個月

o 理想目標: 每月基本生活必要開支 x 6個月

· 因人而異,彈性調整:

「3至6個月」只係一個參考基準,你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變通:

o 收入穩定性: 如果你是公務員或在大型機構任職,工作相對穩定,或者家有雙糧,3個月可能已足夠。但如果你是「Slash族」、自由工作者、佣金制銷售員,收入時高時低,或者你是家庭經濟唯一支柱,咁準備6個月甚至9-12個月的儲備會更穩陣。

o 家庭責任: 「一人飽全家飽」的單身貴族,同上有高堂下有妻兒的家庭,所需數額自然大相逕庭。家庭成員越多,潛在突發狀況亦相應增加。

o 健康狀況: 如果自己或家人有長期病患,或身體狀況不太理想,可能需要預備更多資金應付潛在醫療費。

o 「手停口停」風險: 如果你的專業技能較為單一,轉工或再就業需時較長,則需要更充裕的緩衝期。

計出來的目標金額,對部分人來講可能係一個「天文數字」。千萬唔好因此「打退堂鼓」!記住,羅馬非一日建成。即使無法一步到位,都可以先設立一個較易達成的「小目標」,例如先儲到1個月的開支,成功達標後再接再厲。最重要係「踏出第一步」。

 

秘訣三:揀個穩陣「竇」—— 啲錢應該擺邊度?

目標金額已定,下一個關鍵問題係:「呢筆『神沙』應該放喺邊?」緊急備用金的存放地點,主要有三大原則:高度安全性、高度流動性(易於提取)、以及盡可能跑贏少少通脹(但非首要)。

· 「此路不通」的存放地點:

o 股票、基金、加密貨幣等投資戶口: 呢啲工具價格波幅大,當你急需用錢時,市場可能正值低潮,被迫「蝕住走」。而且買賣需時,無法即時套現。

o 長期定期存款: 定存雖然穩陣,但若未到期提取,利息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損失部分本金(視乎條款)。流動性亦較差。

o 儲蓄保險: 儲蓄保險通常綑綁人壽保障,本質是長期儲蓄滾存,提早「斷供」或退保往往損失慘重,唔適合做隨時要「救火」的資金。

o 屋企「夾萬底」(少量可以,大量不宜): 屋企擺放少量現金應付幾百蚊的小額急用尚可,但大量存放既有被盜風險,亦無法產生任何利息,只會被通脹蠶食。

o 日常出糧戶口/消費戶口: 雖然提取最方便,但最大問題係太容易同日常開支混淆,好可能喺不知不覺間「使凸咗」。而且一般活期存款利率極低,近乎零。

· 理想的「避風港」:

o 高息活期儲蓄戶口 (High-Yield Savings Account):

呢個係目前最受推崇的選擇。香港不少銀行,尤其係虛擬銀行(Virtual Banks),都提供比利息特惠的活期儲蓄戶口。

§ 優點: 安全性高(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目前香港上限為50萬港元)、流動性極佳(可隨時透過ATM、網上銀行、手機App提款或轉帳)、利息相對較好(雖然未必追得上核心通脹,但總好過普通活期)。

§ 建議: 開設一個與日常出糧及消費戶口完全分開的獨立戶口,專門用作存放緊急備用金,避免「手多多」唔覺意用咗。

o 貨幣市場基金 (Money Market Fund):

主要投資於短期、高信貸評級的票據或債券,風險相對低,流動性亦高。

§ 優點: 潛在回報可能略高於高息活期(視乎市況)。

§ 缺點: 並非保本,理論上仍有蝕本風險,亦不受存款保障。有管理費等開支。

§ 建議: 如果你對金融產品有一定認識,願意承受極低風險換取稍高回報,可以考慮。但對新手而言,高息活期戶口更簡單直接。

o 部分短期定期存款(配合活期):

一個折衷方法係,將一部分預備金(例如1-2個月開支)放入高息活期應付即時需要,其餘部分(例如3-4個月開支)再拆細成幾筆不同到期日的小額短期定存(如3個月、6個月期),設定到期自動續存。咁樣可以喺唔郁啲錢時賺取稍高利息,有需要時亦能以較少利息損失提前解約。但操作上較繁複,要花心機管理。

核心原則:「專款專用,楚河漢界」。 無論揀邊種方法,最緊要係將緊急備用金同其他錢嚴格分開,設立一個「只進難出」(只在真正緊急時才提取)的專屬戶口。

 

秘訣四:積少成多,自動波儲蓄—— 點樣「積」舊錢出嚟?

理論搞清楚,目標set好咗,戶口都揀定,但最關鍵一步始終係「執行」—— 點樣有效地將錢存入去?

1. 檢視兼優化你嘅使費:

「開源節流」係儲蓄王道。香港地「開源」唔容易,咁「節流」就更加重要。

o 記帳!記帳!記帳! (重要事情講三次)了解錢花在哪,才能找出「出血位」。用紙筆、Excel、記帳App悉隨尊便。

o 分析支出: 每月定期檢視,揪出非必要開銷。例如:太多「頹飯」以外的餐廳消費、少睇的串流平台月費、無謂的「課金」手遊、買完唔著的衫褲鞋襪等。

o 制定預算: 為各項開支設定合理上限,盡力遵守。

2. 由「濕濕碎」開始,培養儲蓄肌肉:

切忌一步登天,一開始就諗住每月儲幾千幾萬。壓力太大,好易「陣亡」。

o 設定一個「無痛」金額: 即使每月只儲

o         $500、   $1000,都好過完全唔儲。重點係養成「儲蓄」這個行為模式。

o 「戒口」大法: 每日少飲一杯珍珠奶茶/手沖咖啡,每月就能多儲幾百蚊。找出你生活中的「無謂使費」,將慳到嘅錢撥入緊急備用金。

3. 啟動「自動波」—— 「先儲蓄,後消費」原則:

呢個係累積緊急備用金最屈機的方法之一!

o 出糧日即刻轉帳: 設定銀行「常行指示」(Standing Instruction),喺每個月出糧當日或翌日,自動由你嘅出糧戶口,轉一筆固定金額去你嘅緊急備用金專用儲蓄戶口。

o 點解咁有效? 「眼不見為乾淨」,當筆錢自動轉走咗,你就冇咁易「手痕」使咗佢。這亦貫徹了「Pay Yourself First」(先支付自己)的黃金理財法則,將儲蓄置於消費之先。

4. 善用「橫財」加速:

生活中總有些意料之外的收入,例如:

o 年終花紅 (Bonus)

o 雙糧 (Double Pay)

o 退稅

o 兼職外快收入

o 利是、禮金

當你收到呢啲「天降甘霖」時,不妨撥出一大部分(如果生活開支許可,甚至全部)直接「泵」入緊急備用金戶口,能大大加快達標速度。

5. 循序漸進,加大力度:

當你逐漸習慣儲蓄,財務狀況亦有所改善時(例如加咗人工),可以適時調高每月自動轉帳的金額。每隔半年或一年檢討一次,睇下有冇空間儲多啲。

6. 挑戰「無消費日」或特定開支削減:

間中俾啲挑戰自己,例如「一星期零食禁令」、「一個月不買非必要衣物」,將慳到嘅錢撥作儲備。既能儲錢,亦能讓你反思消費習慣。

萬一,萬一真係喺儲備未足夠時就遇上突發狀況,而手頭現金又周轉唔嚟,坊間有啲「財務公司」提供所謂「24小時借錢」或「全程網上貸款免TU」的服務。但要留意,呢類「即批貸款」往往利息較高,申請前必須小心比較「月平息」及「實際年利率」,衡量自身還款能力,以免跌入更深嘅債務陷阱。如果有較多「卡數」纏身,亦可考慮「結餘轉戶私人貸款」作整合,但最終目標仍應是建立足夠儲備,避免依賴「借錢」。

儲蓄緊急備用金就好似「儲肥隻豬仔」,一分一毫都係心血。唔好睇少任何一筆小錢的力量,「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堅持落去,成果會令你驚喜。

 

秘訣五:定期「Body Check」與靈活應變—— 令儲備與時並進,正確使用

成功建立緊急備用金並非「一勞永逸」,它需要你定期「呵護」,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最大威力。

1. 定期檢討目標金額是否依然「合身」:

你的人生階段會轉變,緊急預備金的目標亦應隨之調整。建議至少每年「體檢」一次,或在以下重大生活事件發生時重新評估:

o 收入變動: 加薪或減薪,會影響儲蓄能力,亦可能改變生活必要開支。

o 家庭成員變化: 結婚、生兒育女、供養父母等,都會增加家庭責任及潛在開支。

o 生活模式轉變: 搬屋(尤其搬去物價更高地區)、轉工、創業等。

o 通貨膨脹: 物價持續上漲,意味著以往計算的「必要開支」可能已「唔夠使」。需按通脹情況適度調高目標。

2. 嚴守「提取」底線—— 幾時先可以郁佢?

呢個係最關鍵亦係最容易「失守」嘅地方。務必堅守原則,只在「真正十萬火急」嘅情況下才動用。

o 可以動用的情況(再次強調):

§ 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費(唔係維持原有奢侈生活)。

§ 突發的「重大」醫療支出(扣除保險理賠後仍有缺口的部分)。

§ 影響安全或基本生活機能的「緊急」家居/汽車維修。

§ 天災橫禍導致的「必要」損失及重建費用。

o 堅決不能動用的情況:

§ 去旅行「叉電」。

§ 買名牌手袋、最新電子產品。

§ 「撈底」買股票、買樓花。

§ 一時衝動的購物消費。

§ 朋友「開口」借錢周轉(除非你已做好「有借冇還」的心理準備,且不影響自身儲備)。

設立清晰界線,能避免你濫用這筆「保命符」。動用前,撫心自問:「呢筆開支係『想要』定『必要』?如果唔郁用呢筆錢,會有咩嚴重後果?」

3. 用咗就要「補倉」:

一旦動用了緊急備用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盡快將佢補返足」。

o 「補倉」優先: 暫緩或減少其他非必要儲蓄目標(例如旅行基金、換車基金),集中火力「填氹」。

o 重新啟動自動轉帳: 並視乎情況調高每月轉帳金額,加速回補。

o 檢討動用原因: 如果頻繁動用,可能代表你嘅儲備目標設得太低,或者日常開支管理出現問題,需要重新審視。

4. 確保「隨時攞到」:

確保你知道如何快速提取這筆錢。例如,網上銀行的登入資料、提款卡的密碼及存放位置等。定期檢查戶口運作是否正常,避免臨急抱佛腳。

緊急備用金就好似汽車嘅「士啤呔」,平時可能覺得佢「阻住晒」,但當不幸「爆呔」時,佢就係你嘅救星。定期保養呢個「財務士啤呔」,係每個對自己同家人負責嘅人都應該做到的。

 

常見疑問與迷思大破解

· Q1: 我份糧月月清,真係儲唔到錢點算?
A1: 即使係「月光族」,只要有心,總能「쥐」到啲錢出嚟。

o 由極小額開始: 每日儲

o         $10  、$20,一個月都儲到幾百蚊。重點係培養習慣,而非金額大小。

o 嚴格記帳: 找出「隱形消費怪獸」,哪怕每日少飲杯手搖、一星期少食一次放題。

o 諗辦法「開源」: 考慮利用工餘時間做兼職、發展副業,增加收入來源。

o 處理債務: 如果有債務纏身,尤其係高息「卡數」或私人貸款,應先集中火力「清卡數」。可以考慮申請「結餘轉戶」計劃,將高息債務整合為一筆較低息「貸款」,減輕利息負擔,然後再開始儲蓄。部分「財務公司」或銀行亦有提供「低息貸款」作周轉,但謹記借貸始終有成本。

· Q2: 緊急備用金有利息咩?會唔會俾通脹食晒?
A2: 緊急備用金的首要任務係「應急」,而非「增值」。因此,選擇高息活期戶口,雖然利息未必能完全跑贏通脹,但已是平衡安全與流動性之下的最佳選擇。損失少少潛在利息收益,換取突發狀況時的財務安全網,絕對「值回票價」。

· Q3: 我買咗保險啦,仲使唔使儲緊急備用金?
A3: 保險同緊急備用金功能互補,無法完全取代。

o 保險理賠需時且有「窿罅」: 醫療保險、危疾保險等理賠往往需時處理,而且部分醫療項目(如自費藥物、私家看護費)可能唔喺保障範圍或設有上限。緊急備用金可以填補呢啲「真空期」同「差額」。

o 保險唔包失業: 失業係緊急備用金能發揮關鍵作用的常見情況,呢個係絕大部分保險都無法覆蓋的風險。

 

踏出第一步,擁抱財務「鬆一口氣」的未來

建立緊急備用金,好比一場馬拉松,考驗的是我們的耐性、自律與遠見。過程或許有啲「齋」,甚至需要犧牲少少眼前嘅享樂,但當你成功建立起這道財務防線,它所帶來的內心平靜與安全感,將會是千金難買。

唔好再十五十六,亦唔好再明日復明日。今日,就由檢視你嘅收支開始,設定一個小小的儲蓄目標,開立你的緊急備用金專戶。即使只係儲起第一筆$1,000,都係一個了不起的里程碑。記住,你為將來做的每一個微小努力,都係為自己編織一張更穩固、更可靠的「財務安全網」。

願我們都能透過明智的財務規劃,擁有一個更從容、更有選擇權,即使面對逆風仍能「處變不驚」的人生。緊急備用金,就係你邁向財務穩健與心靈安定的第一塊「踏腳石」。而家,就郁手啦!

 


想建立緊急備用金?5大秘訣由零開始



網上財務公司
by
THOUSAND FORTUNE CREDIT SERVICE LIMITED
財務分期私人貸款產品資料概要:
還款期最短為3個月及最長為72個月。
實際年利率最高為48%。
簡述貸款有關費用如下以作參考:
貸款額:HK$10,000
6個月之分期貸款,每月還款額為HK$1,815
利率:月息2.5%
實際年利率:30%
總還款額:HK$10,890
查詢及投訴熱線: 2750 8888
放債人牌照號碼: 0363/2025
忠告: 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