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會買車陷阱多?拆解汽車貸款3大關鍵
在香港,買車從來不是簡單的「睇啱就買」。根據運輸署最新數據,新車貸款拒批率攀升至31%,中古車市場更出現「5年車齡魔咒」。當車行以「免首期」「低月供」作招徠時,精明消費者已開始拆解汽車貸款的隱藏條款。本文從三大關鍵抉擇切入,助你避開買車路上的財務陷阱。
抉擇一:上會 vs 私人貸款|誰才是真正「免抵押」?
傳統上會的捆綁式條款
-
牌簿抵押:車輛登記文件需交由財務公司保管,直至供款完畢
-
改裝限制:任何車輛改裝需書面申請,違約可能被罰款
-
轉售障礙:供款期間換車須先贖回牌簿,錯失最佳放售時機
私人貸款的靈活性
-
真正免抵押:車輛完全屬於車主,隨時可進行改裝或轉售
-
無車齡限制:15年以上古董車、水貨車皆可申請
-
保險自主:可自由選擇最適合的保險方案,年慳$5,000以上
抉擇二:租購 vs 租賃|利率陷阱如何拆解?
租購(Hire Purchase)的隱形成本
-
免首期代價:利率通常較高,實際年利率可達8-12%
-
尾期壓力:最後一期還款金額可能是車價30%
-
捆綁式保險:必須購買指定全保,保費較市價高20-30%
租賃(Leasing)的優劣分析
-
首期要求:需預繳3-6個月供款作為首期
-
利率優勢:較租購低1-2%,適合長期用車人士
-
彈性限制:每年行駛里程可能受限,超額需額外付費
抉擇三:月平息 vs 實際年利率|如何看穿數字遊戲?
月平息迷思
-
宣傳話術:以「月平息0.1%」吸引消費者
-
真實成本:實際年利率=(月平息×12)×1.9倍
-
隱藏費用:手續費、文件費、提早還款罰金等附加成本
實際年利率(APR)解讀
-
全面反映成本:包含利息、手續費及其他相關費用
-
比較基準:不同貸款方案應以APR作直接比較
-
計算工具:善用網上APR計算器,避免被數字誤導
三大關鍵數字|買車前必計的財務指標
1. 負債比率
-
計算公式:(每月供款+其他債務)÷ 月收入
-
安全線:不超過40%,理想值為30%以下
2. 車輛持有成本
-
包括:牌費、保險、油費、維修、停車費
-
建議:總持有成本不超過月收入20%
3. 殘值預估
-
參考指標:同款車5年後二手市場價格
-
計算公式:(購車價-殘值)÷ 使用年數=年均折舊
精明車主必備工具|貸款計算與風險評估
1. 壓力測試模擬器
-
功能:模擬利率上升、收入減少等極端情況
-
建議:確保在月收入減少20%時仍能準時還款
2. 還款方案比較器
-
選項:定額還款、息除本減、雙週供款
-
目標:選擇最適合個人現金流的還款模式
3. 突發應急金規劃
-
建議:保留3-6個月供款作為應急儲備
-
用途:應付突發維修、失業等財務危機
選擇汽車貸款方案時,不應只着眼於「免首期」「低月供」等表面優惠,而需全面考慮車輛持有成本、貸款條款靈活性及個人財務狀況。無論選擇傳統上會或私人貸款,關鍵在於掌握真實成本,並確保還款計劃與個人財務能力相匹配。
最新文章

網上財務公司
還款期最短為3個月及最長為72個月。
實際年利率最高為48%。
簡述貸款有關費用如下以作參考:
貸款額:HK$10,000
6個月之分期貸款,每月還款額為HK$1,815
利率:月息2.5%
實際年利率:30%
總還款額:HK$1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