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辯:磚頭、股票、定係債券?】一個香港人嘅投資終極指南,教你點樣跑贏「通脹」呢隻巨獸 | iLend  

 

世紀之辯:磚頭、股票、定係債券?】一個香港人嘅投資終極指南,教你點樣跑贏「通脹」呢隻巨獸

喺香港地,我哋每日營營役役,由朝做到晚,為嘅係乜?可能係想「上車」有個安樂窩,可能係想仔女有更好嘅教育,又或者,只係想退休後可以安享晚年,唔使再為兩餐擔憂。但無論你嘅目標係乜,我哋都面對住同一個無聲無息、但又兇猛無比嘅敵人——通脹。

你可能仲記得,十年前一碗雲吞麵幾錢?廿蚊?廿五蚊?而家喺中環求其一間茶記,無四十蚊都唔使諗。你銀包入面張「大牛」(港幣$500),十年後嘅購買力,可能只係等於今日嘅三百幾蚊。呢個就係通脹,一隻不斷蠶食你血汗錢嘅「財富巨獸」。

所以,投資已經唔再係有錢人嘅專利,而係每個香港人嘅必修課。問題嚟喇,錢就得咁多,擺邊度好?老一輩成日講「有土斯有財」,買「磚頭」最穩陣;財經版日日報住恒指上上落落,買股票好似可以一夜致富;而財經專家又話,要穩健就要買債券。

究竟,樓市、股市、債券,呢三樣嘢點揀?佢哋各自有咩優劣?喺香港呢個咁特殊嘅環境下,邊個先係我哋對抗通脹嘅最佳武器?今日,就等我哋坐低,沖杯奶茶,用一個香港人嘅視角,將呢場「世紀之辯」拆解得一清二楚。

iLend, 千兩, 千兩財務, 投資, 理財, 香港, 通脹, 買樓, 股票, 債券, 磚頭, 資產配置, 財務自由, 退休規劃, 借錢, 財務公司, 結餘轉戶, P Loan, Personal Loan, 貸款, 低息貸款, 清卡數, 月平息,

打大佬前,先了解你嘅敵人——「通脹」呢隻巨獸

喺我哋比較三位「投資選手」之前,必須要先了解我哋要打敗嘅大佬——通脹(Inflation)。

通脹,講白啲,就係「錢唔值錢」。你手上嘅$100,今日可以買到10個菠蘿包,但一年後,可能只買到9個。呢個唔係菠蘿包貴咗,而係你手上嘅錢,購買力下降咗。

香港嘅通脹有幾勁?你唔使睇政府嗰啲複雜嘅「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淨係諗下你生活嘅基本開支:

· 食: 茶餐廳嘅A餐B餐,由$28加到$48,只係幾年嘅事。

· 住: 租金嘅升幅更加唔使講,劏房都可能要五六千蚊一個月。

· 行: MTR年年加價,過海巴士一程都接近廿蚊。

呢啲都係最切身嘅感受。如果你只係將啲錢放入銀行做活期,年利率得嗰0.001%(甚至更低),而通脹率閒閒地都2-3%,你嘅財富其實每日都喺度「負增長」。就好似你將架單車泊喺一條向下嘅扶手電梯,就算你唔郁,你都喺度退緊後。

所以,我哋投資嘅首要目標,並唔係要發達,而係要「跑贏通脹」。只要你嘅投資回報率高過通脹率,你嘅財富先至算係真正增值緊。記住呢個核心概念,我哋先可以開始討論以下嘅投資工具。

 

香港人嘅執念與夢魘——「磚頭」真係最穩陣?

「買樓」呢兩個字,喺香港人心目中嘅份量,可能重過一切。佢唔單止係一項投資,更加係身份象徵、成家立室嘅基礎、安全感嘅來源,甚至係階級跨越嘅唯一希望。

【「磚頭」嘅無敵光環:點解我哋咁迷戀買樓?】

1. 究極槓桿效應 (Leverage): 呢個係樓市最「屈機」嘅地方。假設你想買一層800萬嘅樓,你可能只需要付出兩成首期,即160萬(當然仲有稅同雜費)。淨低嘅640萬,你可以向銀行借錢做按揭。呢個過程,本質上就係一個龐大嘅貸款。如果層樓升值10%到880萬,你嘅回報係80萬。但你嘅本金只係160萬,回報率高達50%!相比之下,你用160萬買股票,升10%都只係賺16萬。呢種「用銀行嘅錢去賺錢」嘅模式,威力極大,係其他投資工具難以比擬嘅。

2. 實物資產嘅「實在感」: 樓,係睇得見、摸得著嘅實體。你可以住喺入面,可以租俾人。相比股票市場入面一堆跳動嘅數字,呢種「實在感」俾到人一種無可比擬嘅心理安慰。尤其係經歷過金融風暴嘅一代人,更加信奉「磚頭最穩陣」。

3. 創造被動收入: 如果你將層樓租出去,每月就有穩定嘅租金收入。呢筆錢可以幫你「供樓」,甚至喺供斷之後,成為你退休生活嘅重要現金流。所謂「一樓在手,生活無憂」,就係呢個道理。

4. 歷史數據嘅迷思: 由沙士(SARS)之後到近年,香港樓市基本上都係大漲小回。好多人嘅人生第一桶金,甚至幾桶金,都係靠買樓賺返嚟。呢啲活生生嘅「成功例子」喺身邊不斷上演,自然會令人覺得買樓係唯一嘅致富之道。

【光環背後嘅陰影:做「樓奴」嘅代價】

將畢生積蓄,甚至未來二三十年嘅收入押注喺一層樓上面,風險絕對唔細。

1. 天價級入場門檻: 香港樓價係世界之最。要儲到「首期」,對一般後生仔嚟講,簡直係天方夜譚。即使有家人支持,好多人都要考慮額外嘅借錢渠道,例如申請私人貸款(Personal Loan / P Loan)去應付裝修或雜費,但呢個做法會加重初期嘅財務負擔。決定前,一定要用私人貸款計算機計清楚條數,了解清楚所謂嘅月平息同實際年利率嘅分別,否則好易失預算。

2. 極低嘅流動性 (Illiquidity): 股票撳個掣就賣得出,但樓唔係。由你決定要賣,到搵地產經紀、搵買家、簽約、搞手續,快則幾個月,慢則一年半載都唔出奇。如果你急需用錢,根本無法即時套現。而且交易成本極高,經紀佣金、律師費、印花稅(尤其係政府「辣招」之下),加加埋埋可以係樓價嘅幾個百分點。

3. 高昂嘅持有成本: 買咗樓唔係一了百了。你每個月要供樓(利息支出)、交管理費、差餉地租。如果層樓舊啲,仲要預一筆錢做維修。呢啲開支加埋,分分鐘仲貴過你租樓。有時手頭緊,又要同時應付高昂嘅卡數,財務壓力非常大。

4. 政策與利率風險: 香港樓市極受政府政策影響。政府一出「辣招」,成交量可以即時冰封。另外,我哋嘅息口跟隨美國,一旦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你嘅按揭利息就會增加,每月供款壓力大增。如果加息幅度大,樓價亦可能會應聲下跌,到時你就有機會成為「負資產」,呢個亦係香港貸款市場最擔心嘅宏觀風險。

5. 過度集中嘅風險 (Concentration Risk): 對大部分香港家庭嚟講,層樓就係佢哋90%以上嘅資產。所有雞蛋放喺同一個籃——「香港房地產」呢個籃。一旦香港經濟出現結構性問題,或者樓市大跌,你嘅身家就會跟住灰飛煙滅。

小結: 樓市係一個典型嘅「高風險、高槓桿、高門檻」嘅市場。佢可以令你一朝富貴,亦可以令你一生為奴。佢對抗通脹嘅能力極強,但前提係你要有足夠嘅彈藥入場,並且有能力抵禦各種潛在風險。

 

心跳與財富嘅過山車——「股市」係咪真係咁易玩?

如果話買樓係一場漫長嘅馬拉松,咁買股票就好似一場刺激嘅F1賽車。佢可以帶你極速飛馳,亦可以瞬間車毀人亡。

【股市嘅魔力:點解人人都想做股神?】

1. 爆炸性嘅增長潛力: 買股票,本質上係買入一間公司嘅部分擁有權。如果你揀中一間好似騰訊(0700.HK)、Apple咁樣嘅增長型公司,佢嘅股價可以喺幾年內升幾倍甚至幾十倍。呢種爆炸性嘅回報,係樓市同債券難以比擬嘅。

2. 極低嘅入場門檻: 相比買樓要幾百萬首期,買股票豐儉由人。你有一萬幾千,已經可以買到「一手」藍籌股,例如盈富基金(2800.HK),變相買入咗香港最大嘅50間公司。對後生仔嚟講,呢個係最容易起步嘅投資方式。有啲進取嘅投資者,甚至會考慮申請一筆低息貸款,放大本金投入市場,但呢種策略風險極高,絕對唔適合新手。

3. 高度嘅流動性: 只要喺交易時段,你隨時可以透過手機App買入或賣出股票,資金通常喺兩個交易日(T+2)後到賬。呢種靈活性,令你可以快速應對市場變化或者個人資金需求。

4. 分散風險嘅可能性: 你唔需要將所有錢買一隻股。你可以好容易咁建立一個投資組合,買入唔同行業(例如金融、地產、科技、消費)、唔同地區(例如港股、美股、A股)嘅股票。咁樣就可以避免「一隻股衰,全軍覆沒」嘅情況。

5. 股息收入 (Dividends): 好多成熟嘅公司,例如匯豐(0005.HK)或者中電(0002.HK),會定期將部分利潤以股息嘅形式派發俾股東。呢啲股息可以成為你另一項被動收入,而且可以再投資,產生「複利效應」。

【股市嘅陷阱:點解九成股民都係「韭菜」?】

1. 極高嘅波動性 (Volatility): 股市係情緒嘅放大器。一個壞消息,可以令股價一日內跌10-20%。恒生指數由三萬點跌到萬五點,可以係一年半載嘅事。如果你心理質素唔好,好容易會喺低位「恐慌性拋售」,結果「高買低賣」,血本無歸。香港人講嘅「坐艇」,就係呢個意思。

2. 資訊不對稱與專業知識: 你真係了解你買緊嗰間公司咩?你睇得明佢份財務報表?你知道佢嘅競爭對手係邊個?大部分散戶都係聽「冧把」、睇新聞炒股,但往往你收到消息嘅時候,大戶已經部署完畢,你只係接火棒嘅「韭菜」。

3. 情緒化交易嘅致命傷: 貪婪同恐懼,係股市最大嘅敵人。當股市大升,你會後悔自己買得少,然後喺高位追入(FOMO - Fear of Missing Out);當股市大跌,你會驚到瞓唔著,然後喺最恐慌嘅時候斬倉離場。呢啲非理性嘅決定,係導致虧損嘅主因。

4. 避唔到嘅黑天鵝: 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呢啲無法預測嘅「黑天鵝」,可以瞬間摧毀全球股市。就算你揀嘅公司基本面幾好,喺系統性風險面前,都難逃一跌。

小結: 股市係一個「高回報、高風險、低門檻」嘅戰場。佢係年輕人同小資產人士累積資本、對抗通脹嘅重要工具。但佢需要你有良好嘅心理質素、持續學習嘅精神,同埋一套嚴格嘅投資紀律。記住,喺股市入面,「活下去」比「賺大錢」更重要。

 

被遺忘嘅穩重紳士——「債券」有咩用?

講完樓市嘅沉重同股市嘅刺激,我哋嚟睇下第三位選手——債券。喺好多香港人眼中,債券可能係最「悶」嘅投資,回報又唔高,好似無咩吸引力。但其實,佢喺一個完整嘅投資組合入面,扮演住一個無可替代嘅「防守中場」角色。

【債券嘅價值:點解佢係財富嘅「壓艙石」?】

1. 高度穩定與可預測性: 買債券,本質上係「借錢俾人」。對方可以係政府(例如美國國庫債券、香港政府發行嘅iBond),亦可以係企業(例如長江基建發行嘅公司債)。對方承諾會喺指定時間內,定期俾你利息,並喺到期日還返本金。呢個關係好似一份合約,只要對方唔破產,你嘅回報係非常穩定同可預測嘅。

2. 資本保值嘅避風港 (Capital Preservation): 債券嘅首要目標唔係令你發達,而係保護你嘅本金唔受侵蝕。當股市大跌,資金會湧入債券市場避險,所以債券價格好多時會同股市呈現「負相關」。喺你嘅投資組合入面加入債券,可以喺股災時起到緩衝作用,減低整體資產嘅波動性。

3. 穩定嘅現金流來源: 債券派發嘅利息(Coupon)係固定嘅。對於退休人士或者需要穩定現金流嘅投資者嚟講,呢個係一個非常吸引嘅特點。你可以預計到未來每半年或每年會有幾多錢入袋,方便規劃生活開支。

4. 相對較低嘅風險: 尤其係高信貸評級嘅政府債券(例如美國國債),被視為「無風險資產」,因為美國政府破產嘅機會微乎其微。公司債嘅風險高啲,但只要你揀啲信譽良好嘅大藍籌公司,違約風險都好低。

【債券嘅局限:點解齋買債券唔夠揪?】

1. 跑唔贏通脹嘅回報率: 安全嘅代價就係低回報。一般嚟講,高品質債券嘅年回報率可能只係2-5%。如果通脹率係3%,你買隻2%回報嘅債券,實質上都係輸緊錢。所以,單靠債券好難跑贏通脹呢隻巨獸。

2. 利率風險 (Interest Rate Risk): 呢個係債券最主要嘅風險。假設你買咗一張年利率3%嘅十年期債券。如果第二年,市場利率升到5%,咁你手上張3%嘅債券吸引力就大減,如果你想喺到期前賣出,個價錢就會跌。簡單嚟講,利率升,債券價格跌;利率跌,債券價格升。

3. 信貸風險 (Credit Risk): 如果你買嘅係公司債,就要承擔發債公司破產倒閉、「走數」嘅風險。雖然機會唔大,但一旦發生,你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呢個時候,你就會明白點解政府債券比公司債券更受保守投資者歡迎。

小結: 債券係一個「低風險、低回報、高穩定性」嘅資產。佢未必係你投資組合入面嘅皇牌射手,但佢絕對係最可靠嘅後防。佢嘅作用唔係幫你攻城拔寨,而係喺暴風雨來臨時,為你嘅財富提供一個安穩嘅避風港。

 

終極對決:所以,香港人究竟點揀好?

分析完三位選手嘅優劣,我哋返到最初嘅問題:樓、股、債,邊個先係對抗通脹嘅最佳選擇?

答案可能令你失望,亦可能令你釋懷:無一個係「最佳」選擇,因為真正嘅答案係「全部都要」。

投資就好似組一隊足球隊,或者食一餐飯,最重要嘅係「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同「均衡飲食」。

· 股票係你嘅前鋒: 負責進攻,爭取最高回報,幫你跑贏通脹。佢最有活力,但亦都最容易受傷。

· 債券係你嘅後衛: 負責防守,保護你嘅資本,喺市況唔好嘅時候穩住陣腳。佢好穩健,但唔可以期望佢幫你入好多球。

· 房地產係你嘅龍門同主場: 佢係你防線嘅最後一關,提供安穩嘅居所同租金收入。佢好難被攻破,但亦都好難移動,需要你投入最多嘅資源去維護。

一個成功嘅投資者,唔會將所有錢押注喺前鋒身上,亦唔會淨係識死守。佢會根據自己嘅情況,建立一個攻守兼備嘅陣容。

【唔同人生階段,唔同嘅理財陣式】

你嘅資產配置,應該根據你嘅年齡、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目標而動態調整。以下係幾個簡單嘅例子:

25歲嘅職場新人(進取型前鋒陣)

· 目標: 累積資本,為將來買樓儲首期。

· 特點: 投資年期長,風險承受能力高,輸得起時間。

· 建議配置: 80% 股票 + 20% 債券/現金。

· 策略: 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全球化嘅股票ETF(例如追蹤S&P 500或MSCI World Index嘅ETF),享受長期嘅複利增長。小部分資金放喺高評級債券或定期存款,作為緊急備用金。呢個階段唔好諗買樓,專心滾大你嘅「雪球」。亦要避免高息卡數,因為信用卡利息會嚴重拖慢你嘅儲蓄進度。如有需要,應盡早考慮清卡數方案。

40歲嘅中產家庭(攻守平衡陣)

· 目標: 供樓、子女教育、退休儲備。

· 特點: 家庭負擔重,風險承受能力中等,需要平衡增長與穩定。

· 建議配置: 50% 股票 + 30% 債券 + 20% 房地產(自住樓)。

· 策略: 自住樓係你嘅「主場」,係資產嘅基石。額外嘅資金應該分散投資。股票部分可以由高增長股轉向較穩定嘅藍籌股同收息股。增加債券比重,以穩定現金流。呢個階段財務管理好重要,若有多項債務,可以了解結餘轉戶私人貸款,將唔同債務(如信用卡分期還款、私人貸款)整合,用一個更低息貸款方案統一處理,減輕利息負擔。市面上有好多財務公司或銀行提供呢類服務,有些標榜全程網上貸款免TU或網上貸款即批,申請前必須仔細比較月平息實際年利率,選擇信譽良好嘅機構。

60歲嘅退休人士(穩守突擊陣)

· 目標: 保本、創造穩定現金流應付生活開支。

· 特點: 投資年期短,風險承受能力低,首要任務係守住財富。

· 建議配置: 60% 債券 + 20% 高息藍籌股 + 20% 現金/房地產(收租物業)。

· 策略: 組合以高質量嘅政府債券同公司債為主,確保有穩定嘅利息收入。股票部分只選擇派息穩定、業務成熟嘅公用股或銀行股。自住樓唔再係投資品,而係安身之所。如果有多餘物業收租,就係重要嘅現金牛。

 

你,先係自己財富嘅最終舵手

我哋由通脹呢隻巨獸講起,深入剖析咗香港人最關心嘅樓、股、債三大投資工具。

無一種投資係完美嘅。
買樓,俾到你無比嘅安全感同槓桿回報,但亦會將你嘅人生同未來幾十年嘅收入鎖死。
買股,俾到你財富爆炸性增長嘅機會,但亦會令你喺市場嘅巨浪中飽受煎熬。
買債,俾到你安穩嘅回報同心靈嘅平靜,但單靠佢,你可能永遠追唔上物價嘅步伐。

真正嘅智慧,唔係去爭論邊個「最好」,而係學識點樣將佢哋嘅優點組合起嚟,去建立一個最適合你、最能抵禦風浪、最能帶你到達財務彼岸嘅「個人艦隊」。

呢條路無捷徑,更無「必勝貼士」。唯一嘅方法,就係不斷學習,認清自己嘅目標同風險承受能力,然後勇敢地踏出第一步。無論你係由月供$2000基金開始,定係儲緊首期準備上車,最重要嘅係:行動。

通脹嘅巨輪唔會為任何人停低。與其坐以待斃,任由財富被侵蝕,不如由今日開始,拿起屬於你嘅武器,主動出擊。掌握自己嘅財富命運,呢場仗,我哋每個香港人,都唔可以輸。

 


【世紀之辯:磚頭、股票、定係債券?】一個香港人嘅投資終極指南,教你點樣跑贏「通脹」呢隻巨獸 | iLend



網上財務公司
by
THOUSAND FORTUNE CREDIT SERVICE LIMITED
財務分期私人貸款產品資料概要:
還款期最短為3個月及最長為72個月。
實際年利率最高為48%。
簡述貸款有關費用如下以作參考:
貸款額:HK$10,000
6個月之分期貸款,每月還款額為HK$1,815
利率:月息2.5%
實際年利率:30%
總還款額:HK$10,890
查詢及投訴熱線: 2750 8888
放債人牌照號碼: 0363/2025
忠告: 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